常見的肥胖原因

肥胖為台灣隱性死因之首

BMI值在國際上和台灣都被拿來當作身材胖瘦的標準,其計算方式為體重(kg)/身高²( m²)。以台灣而言,BMI值對18.5到24之間可看做標準身材,24≦BMI<27已為過重,超過27即為肥胖。在台灣,肥胖不僅是慢性病,十大死因中,有八項皆與肥胖有關。

BMI – 身體質量指數(kg/ m²)

  • 體重過輕:BMI < 18.5
  • 正常範圍:18.5 ≦ BMI< 24
  • 過重:24 ≦ BMI < 27
  • 輕度肥胖:27 ≦ BMI < 30
  • 中度肥胖:30 ≦ BMI < 35
  • 重度肥胖:BMI ≧ 35

腰圍異常範圍

  • 男性:≧ 90公分
  • 女性:≧ 80公分

複雜的肥胖

根據衛服部說明,肥胖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、消耗太少,導致熱量累積,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,形成肥胖。但造成肥胖有很多因素,有先天性和後天性的各種因素影響,並非一般人想像的一定是「多吃少運動」才會造成肥胖現象。

遺傳

肥胖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先天性遺傳因素,很多科學證據證明,遺傳是肥胖主因之一,也就是父母胖,孩子就胖。這樣的孩子不止體重比較其他孩子重,吃的也比較多,而且吃飽了還想再吃,是肥胖家族常見的現象。

環境

第二點是環境因素。現代人大多為久坐的上班族、學生,沒有運動習慣,三餐不定時,又時常攝入加工過、高油鹽、高熱量的休閒食品或含糖的手搖飲料,鮮少攝入少油鹽,少調味的原型食物。生活不健康,肥胖找上門。

內分泌失調

第三點即是所謂的內分泌失調,換句話說,也就是疾病。當體重莫名增重的時候,可能該留意自己是否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、庫欣氏症候群的其他病兆,這也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表現。若有其他相關病兆,或是任何身體不尋常的表現,應盡快求助醫師,此時肥胖只是病徵之一,是身體另有其他更嚴重的疾病所發出的警訊。

身心性

還有一種肥胖,是現代人較需注意,也更常見的肥胖,即身心性的肥胖。在焦慮、自信心不足等情況下,可能會以進食來緩解焦慮。科學研究證實,食物不僅會喚醒記憶,在某種程度上更會讓我們心情變好,在心靈上具有某種程度的療癒作用,這類食物也被暱稱為療癒食物(Comfort food)。心理學家喬登‧特洛伊西(Jordan Troisi)與他的團隊,在 2015 年做了一個關於療癒食物的研究,證實人們在感到孤獨無助時,吃療癒食物的機率明顯增加。

其他

以上還算是正常範圍的進食,但也有病態例子,以暴食症為例,患者在失控的大吃大喝後,有的會後悔進食行為,甚至進行催吐,但下一次面臨壓力時又會重複一樣的行為,周而復始。這樣的肥胖也只是外在的病徵之一,患者有更深層的病因正等待解決。

複雜的成因 需要專業量身的評估

如上所述,關於肥胖,以及未能一一細說的,還有很多。以上簡單的討論,可以得知肥胖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,背後可能有更複雜的成因,這些都有賴更專業的醫學團隊為每一個人做更詳細的評估,才能量身打造每一個人的瘦身方法,並不是所有方法都適用於每個人。減肥是一條辛苦而長遠的路,努力長久堅持卻做了無用功,不論誰的心志都會因此被消磨,因此,專業而量身的評估才更為重要。